1.选择滤料的原则。
滤筒除尘器的滤筒一般由纸浆、合成纤维或纸浆、合成纤维制成。原始数据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适当的应用条件或工作环境(温度、湿度、腐蚀……)相同。
因此,正确选择滤筒除尘器滤料的原则应是充分了解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粉尘气体的理化特性,认真比较各种纤维的技术功能,正确选择。
2.粉尘的附着力和凝集性。
粉尘具有相互附着或附着在其他物体表面的特点,当悬浮的粉尘相互接触时,它们相互吸附并凝结在一起。粉尘的凝结力与其品种、形状、粒径分布、含水量和外观特征等因素有关,可以用安息角来表示粉尘的凝结力。
3.粉尘的形状和粒径。
一般来说,高温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大多数成分都是规则粉尘,而大多数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都是不规则的。规则粉尘表面光滑。比表面积小,过滤材料料时不易堵塞和凝结;相反,不规则粉尘形状不同,外观粗糙。它比表面积大,经过滤料时容易堵塞和凝结。滤筒除尘器在选择滤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木浆纤维应选用纤维较薄、较短、卷曲、不规则截面型;
2)结构以基材加涂层为主,若采用单层基材,应对个别粉尘进行具体分析;
3)细颗粒粉尘难以收集,收集后容易形成密集的粉尘层,不利于除尘。相反,粗颗粒粉尘容易收集,收集后形成的粉尘层疏松,有利于除尘。从某种意义上说,粗细粉尘有利于过滤和除尘。
4.含尘气体的腐蚀性。
不同纤维的耐化学性不同,往往受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相比之下,聚四氟乙烯纤维具有好的耐化学性,但价格昂贵。因此,在选择滤料时,有必要根据含尘气体的化学成分掌握主要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5.含尘气体的温度。
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尘气体的温度是滤筒除尘器正确选择滤料的首要因素。含尘气体的理化特性包括温度、湿度、腐蚀性、可燃性和爆炸性。根据连续使用温度,滤筒可分为三类:常温滤筒(小于65℃)、中温滤筒(65~90℃)和高温滤筒(大于90℃)。
对于含尘气体温度波动较大的工作条件,应选择安全系数稍大,但瞬时峰值温度不得超过滤筒上限温度。在大多数高温工作条件下,应预设冷却设备。
6.含尘气体的湿度。
含尘气体的湿度是滤筒除尘器正确选择滤料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含尘气体的湿度表示气体中含水量的程度,一般表示含尘气体中水蒸气体积百分率的Xw或相对湿度的Xw。当Xw大于8%或小于80%时,称为湿含尘气体。含尘气体,在选择滤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湿含尘气体使除尘滤筒表面捕获的粉尘湿润粘结,特别是对吸水性、潮解性粉尘,甚至引起糊袋。因此,应选用聚酯纤维等外观光滑、纤维材料易除尘的滤筒,或用聚四氟乙烯在滤筒表面涂膜。
2)当排放的烟气高温高湿时,会影响滤筒的耐温性,尤其是木浆纤维等水解稳定性差的数据。因此,在维修滤筒除尘器(更换滤筒)时,应仔细选择滤筒数据,确认生产过程中粉尘的含水量。
7.根据含尘气体的理化特性选择滤料。